8月30日,合肥工业大学朱士信教授来校作题为 “AI时代大学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”的专题报告。学校智慧课程、规划教材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参加活动。

报告现场
朱士信教授系统梳理了国家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历程,包括国家级规划教材、精品课程、教学团队等重要成果。分析了AI对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影响,特别是大模型给大学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对AI时代虚拟教师、数字教材等方面工作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了分享。围绕AI时代大学课程的重构、数字教材的创新开发等内容展开阐述,强调要突出AI相关教学内容,推动课程体系与时代接轨。
朱士信教授还分享了其团队在数字教材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,介绍了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推出的首部《高等数学》数字教材。该教材融合纸质内容、视频讲解、AI助教、知识图谱等多元资源,实现了教材的智能化、个性化和交互化,代表了新形态教材的发展方向。整场报告内容前沿、案例生动,引发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。讲座结束后,朱士信与参会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,解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,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。
朱士信,合肥工业大学二级教授、国家级教学名师暨首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、全国模范教师、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,安徽省政府参事、国家大学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密码学会监事、安徽省数学会副理事长、安徽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副理事长、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一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,以及国家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密码规划项目各一项。以第一完成人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,发表SCI论文二百余篇。主编的《高等数学》教材获得国家首届教材奖二等奖;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、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两项、一等奖五项,并于2019年获安徽省教学重大成就奖。现任《密码学报》编委、《大学数学》常务副主编,是国家级一流专业、国家级一流课程、国家级精品课程、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、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。
撰稿:王辰
编辑:赵倩
审核:朱景顺